四年一度的“澳運”又已在“倫敦”曲終人散了,當您看到這“凡語”時,國家隊之澳運金牌健兒,亦已到訪了香港,是次的澳運,筆者大部份的消息,都是從電台中得來的,故因“全球”數碼化,現“寄居之所”,因筆者之工作關係,沒有完善其安裝,故只可收看舊式的傳遞,但現舊式的收視系統,亦因全大廈已改為數碼了,故又不能收看了。
香港的特殊地位,因回歸了,又經過了15年,社會的氣氛、民心形成更加複習、難測,不是同各位談政治!在“倫澳”之近一個月內,大部份香港媒體、知名人士,都以己為“英國人”,大為贊賞倫敦的澳運,搞得如何的出色,從場館的選址、運用、配套、後期之利用,在整個運動會中的國民管制、地區設施、交通控管,開幕、閉幕的安排都是全在掌握之中。比起四年前在北京的澳運好多了,北京的澳運只懂花費、虛耗,在開幕及閉幕式中,只是表現金錢掛帥,完全遜色於倫敦澳運的英國文化、英國之國家歷史價值!兩個澳運的開幕式、閉幕式筆者都不曾看過,但在個人而言,只可以表達一些觀點與角度的見解吧了。請各位用歷史的觀點、現實的環境分析之,在歷史上英國在公元1174年己收蘇格蘭為屬國,英倫三島己正式成形了,相距今超過830年之久,而新中國只有60年多的影本,又因古中國至今天之中國,朝代太多,故很難用那一段史據為標榜,又中國處於很奇怪的政治包圍中,故又很難討好、完備的包裝,再因全球已進入了高科技、極速的資訊時代,又因中國的教育模式還在嘗試、選擇中,人民的快速膨脹,更造成了中國很多的新、怪現象,又因歷史遺留下來的屬土問題,更使新中國難以定形,這更影響只有回到娘家15年的香港。
不談上述之問題,筆者與各位談談另類此次的澳運問題;
一.羽毛球排位賽有八組運動員,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過案。
這可表現了兩個角度的心態,在賽會而言是運動員不盡力,在運動員心態內,不能獲勝便永遠都是失敗,雖說“友誼第一,比賽第二。”但輸了便是輸了,4年後可否重來,永遠只是期待與是一個迷,如這是足球、藍球、排球之排位賽,又會驟然不同了。
二.劉翔之傷。
在筆者而言,背後純是因利益所至,兩屆的澳運之前,劉翔在全球所參加的大獎賽之多,各位便不難推測此傷的問題之要旨了。當然筆者又有一些小道之言,前些時候,劉翔在國內的廣告以那類產品為多呢!
三.運動員的背後。
我們在運動場見到運動員比賽的時間,少則是10移、8移,多的也不過是4-5小時,不論在運動場上逗留多久,其訓練、練習時間都是以年為數的,故言運動員之生活是黑板式的。勝利是他(她)們唯一的目標,運動員之比賽生涯是非常的短暫,故一次的輸、贏,可能也只是得這麼的一次,故他(她)們的心裡、壓力負擔,是只可憶壓在心之深處,故近年所有的運動員隨了應有的教練、按摩師、醫生跟隨外,亦多了心理醫生或心理指導隨行。
又用少許篇幅說說運動員之“紫微斗數”命圖,是否一定是“七殺、擎羊”守命呢?在筆者的膚淺學術見解上,是不一定的,因運動上有體力性、柔韌性、耐力性、思考性、優美性、特發性、爆炸力性的各種運動模式,故各種星象都有可能,但可否能有成績及表現,便要從大限、小限的命、官、田、遷再加星曜的組合分析之。
四.運動員之教練。
筆者不是談運動員教練的才能,是談他(她)的體型,各位有否留意自由體操的教練,有98%之體型都是超肥大的,他(她)們之前都是運動員,為何會如此的身材,這便是運動員背後的另類代價!
當然用澳運作文章背後之話題是很多的,為什麼只談上述數點,只希望用這數點,而勾起各位之思考,在每一個結果前都有一定的過程,有時會結果一樣、而過程不一樣,同樣的前題;有時過程一樣、而結果不一樣。也希能用這比喻,使各位對“玄學術數”,可以發揮更多的思考及運用空間!
下一星期日(09.09.2012.),是香港的“立法會”投票日,其結果已於上次談過,現香港的現況更加導致更多的問題!